食品包装的污染问题以及不干胶标签常见种类

食品接触印刷品 小心被污染
日前,在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包装和食品业对油墨造成的污染问题正日益被重视。我国目前还没有可以食用的油墨,直接接触食品就会存在使油墨穿透包装物的风险。 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的疏忽导致印刷品常与食品接触,在许多快餐店,市民都有把食物倒到餐盘纸上的习惯,把薯条和番茄酱倒在纸上和到一起。虽然餐盘纸上印了“此餐盘纸为一般印刷品,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。”但消费者对此熟视无睹。
国家印刷装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张黎明指出,食品包装上的油墨及其中的有害物质一旦发生迁移,或会造成食品中含有甲苯、铅等有害物质。
“目前国内还没有可食性油墨。”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说,国内八成的油墨都含苯类溶液,而苯类溶液都是致癌物质。即使是采用了不含苯的环保油墨,油墨本身也不能直接接触食品。董金狮认为,普通消费者是很难从包装本身分辨会不会产生油墨迁移,“所以我呼吁使用了不含苯的环保油墨的企业,在包装上标示出来,给消费者购买时作参考。”
董金狮表示,是否会发生油墨迁移跟食物、包装材料以及油墨本身都有关系。油墨一般比较容易穿透包装物进入油性食品内。包装材料的质量好差将直接影响着油墨的穿透性,一般来说使用多层的复合膜会更好一点,比如纸塑复合、铝塑复合等。
不干胶标签常见种类大搜查
柔版印刷起源于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。因其使用的苯胺染料油墨有毒,**初被称为苯胺印刷的柔版印刷术并没有得到发展。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,由于工业的进步,高分子树脂版材、陶瓷网纹辊、UV油墨以及近年紫外线干燥技术的发展,促使现代柔性版技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021-66081331。
目前柔性版工艺是在全球范围同增长速度**快的印刷工艺,就标签行业而言:美国柔性版印刷在标签领域中约占85%;欧洲柔版印刷起步较美国晚,目前市场占有率约为45%,并且上升势头迅猛。柔性版印刷在亚洲目前正处在起步阶段,不少生产厂商正在上马新的柔版印刷机。柔性版印刷技术发展方兴未艾,这一点在2000年美国芝加哥以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,所有的参展商不约而同地推出**新的柔性版或UV柔版技术和设备。甚至有些知名设备供应商,以前针对不干胶标签行业主恍树脂突版印刷方式的,在2000年的芝加哥展上也悄然转向柔性版,尤其是UV柔性版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柔印也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。柔版印刷之所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得益于其经济性和高品质的特点。
分色软片直接影响版质量和印刷效果。由于柔版印刷使用网纺辊,网纹辊网穴都呈某一角度排列(目前多为60度或45度),为了避免电纹,柔性版软片加网角度与胶印的相比有7.5度的差别。若底片用平式曝光机制版,在制软片之前就应该根据印版滚筒直径、贴版双面胶的厚度、才厚度对图文进行压缩。还应该注意软片与版材图文表现性能的匹配。采用磨砂底片会更加有利于印版的制作。
本文来源于:合众标识不干胶标签印刷厂(http://www.henanhezhong.com/biaoqianzhi/)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原始出处及本声明! 如有需要请致电:0373-5822168
- 上一篇:机电不干胶标签与透明不干胶印刷介绍
- 下一篇:不干胶商标印刷及工艺与印刷知识汇总